Herry 发表于 2015-7-31 13:17:25

李开复:智能硬件明日之星在中国【转帖】

首先,我说一下创新工厂的一些方向,我们目前在很多方面都有布局和投资,包括数字娱乐内容、社交软件、商务应用和移动的投资等,但我们重点的六个方向之一还是硬件。

  今天我们的论坛主要是讨论硬件和智能硬件,我想更多的谈一下,对于为什么在创新工厂特别认为硬件创业的明日之星必然会诞生在中国,我们对这方面抱着巨大希望,但是希望归希望,我们还是对这个行业有一定的理解和规划。

  创新工厂最新的一个投资点是在2009年,大胆的预测了移动互联网即将诞生,而且会改变一切,现在看来我们看的是比较准确的,因为我们经过了PC时代,经过了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把很多学习的东西转移到移动互联网和手机,同样今天我们也可以预测智能硬件能否也可以造成一个新的创新创业的浪潮,和目前的移动互联网一样伟大,对此我们是抱着很大的希望的,但是对今天看到的很多项目也是有顾虑的,对于未来的趋势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今天我想说,对于智能硬件我们为什么看好,为什么担忧,给创业者有什么样的建议。

  从宏观来说智能硬件已经开始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与经济,可以看到在今天,越来越多的智能硬件开始介入。我们今天看到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崛起,目前全世界已经有几十亿了,非常庞大的数字,也就是说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和其它的物联网有多少台机器,未来的五年我们可以期望有七倍的成长,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可以期望世界上会有四百四十亿台,万物互联,移动IOT的存在,这肯定是一个让我们非常乐观的一个预测。


我们为什么对中国抱着巨大的希望呢,这个是我提出的五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中国是世界工厂,我们在硅谷看到的几乎每个项目几乎都在跑深圳,包括创新工厂在美国投了大概十个硬件项目,所以几乎所有的电子器件都能在深圳找到,这也是为什么今天中国能有世界工厂的这样一个称号,未来中国会在这个领域扮演一个角色。

  第二个是要做智能硬件,它对工科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在移动互联网崛起的时代,可能会看到媒体出身或是其它领域出身的人,靠着一个创意做了一个简单的应用,然后就火起来了,但是在硬件的领域这个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硬件都需要一个很强的团队,团队不旦能做软件,不旦要搞互联网,还要能够做硬件,中国的工科人才更是全球最顶尖的。

  第三个理由是中国本身作为一个市场是有巨大消费需求的,因为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非常关键的临界点,就是消费升级,消费升级我们可以理解成为两种,一种是很少人买的起的,突然变便宜了,另外一种是过去传统的使用突然改变了,变成一个更高级别的使用,因为他的量会巨大的增长,中国产业性的比例是非常小的,所以他的发展空间未来非常巨大的,而且整个领域在整个经济可能是7%左右的成长,这个消费市场是有10%以上的成长。

  第四个理由是今后机器人将会代替人工,我们看到未来的空间是巨大的,这是一个全球的趋势。我们谈到硬件,除了消费者硬件还有工厂,还有机器这些领域,目前中国的机器人采购量已经达到三万六千多,是世界之最,这意味着未来机器人会越来越多,中国会成为巨大的机器人使用国家,而且机器人的成本每年下降百分之三十,越来越便宜,而机器人取代的工人他们的成本,过去的十年增长了三倍,中国是制造大国,这样的一个使用,会继续催动技术的发生和成长。

  第五个优势当然是高效的政策扶持,我们希望很多人出来做这种创新创业,做硬件方面的创新创业,这个是非常需要国家的扶持的,我们可以看到克强总理推动的整个领域中,是创新,创业创客,方方面面都是有非常大的力度支持。

  下面我想提出四个硬件方面的创业者的一些建议,第一个建议是当创业者选方向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要去跟风,有很多创业者都会比较同质化的说什么最火就跳入什么样的领域,这个现象其实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对小的创业者来说,如果创业者都在谈这个,当巨头都已经介入的时候,这时候作为一个小创业者你处于的地位是非常严重的劣势。

  我建议创业者一定要谨慎,也许你可以说小米当时也是创业公司,但是小米是有特殊资源豪华团队的创业公司,他在还没有什么产品的时候,估值就已经上亿美金,如果你有这种能耐的话你可以试一试,如果没有的话,不如找一个其它的领域。还有就是山寨问题,所有的新创业者一定要避开大公司已经明显做出不错的产品的领域。千万不要同质化的做很多人在做的。

  当然,还有一些东西是国外已经做的很好了,但中国还没有,我觉得这个也要慎重的考虑,因为很多中国创业者都在网上看过一些报道,他们会觉得美国做的这个不错,我也来做做,所以千万不要同质化,做这些东西的时候要有自己的想法,除了不要做同质化的产品之外,还有第三点就是一些通用式的概念也会很明显的。


  硬件创业者我们建议选择方向要谨慎,专注的解决一个明确的用户痛点,想做平台以后在说,这个是第一个建议,第二个建议是很多创业者说你看我们伟大的硬件公司,中国的小米,都是软件创业者创出来的,硬件人不行了,软件人用互联网模式一打就把你们思维僵化的硬件人打败了,真的不是这么简单的,如果单纯的简单粗暴的去想,雷军的成功是把互联网模式移植到硬件,我们想的是绝对不够透彻,互联网模式虽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我们简化把互联网模式认知为赔钱卖的产品,这样能够有很多用户,一旦用户来了,我们觉得他们的数据,这个数据就可以挖掘就可以赚钱,我的商业模式就出来了,所以我要赔钱卖硬件越滚越大,这个思维肯定是有问题的。

  做硬件和软件不一样,因为软件产品他的创造、编辑是比较简单的,而且成本很低,而硬件真的不是如此。如果你还不相信我说的话,我们看看所谓的世界最大的最棒的最赚钱的公司他是怎么做的,苹果作为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忠诚的大量用户的公司,我们可以看到即便到了2014年,iPhone快过十年周岁的时候,它的销售额还是百分之九十来自硬件,所以那些幻想硬件可以推一大堆用户量可以套各种方法来变现的,连苹果都没有做到,所以我们这方面千万不要太乐观了,这个是第三个建议。

  第四个建议是智能,我们都知道智能这个词是人人都用的词,我们投资了很多公司,也号称智能,但是我们千万不能把智能当做一个用户的需求,用户的需求跟我们的功能这两者是不一定一样的,比如说以前我在苹果的时候,做“牛顿”,我们可能都还记得这个产品,虽然他很智能,但是并没有什么用,因为他虽然很智能,当你在这个上面只要稍微画一画,这个东西就会被丢到一个垃圾桶里面,甚至还会有声音出来,甚至比iPhone产生的反应更多。但用户要买的不是智能,而是功能,相对来说同样的一个公司苹果,十年前所开发的“牛顿”再现在看来一点也不智能,但是iPod不怎么智能却为何能火?因为他是靠能够明确的告诉用户一个痛点,就是你可以存一千首歌在这个机器上,当时我们可能都记得MP3都很好用,但MP3的致命的弱点就是只能放几十首或者是最多一两百首。

  所以同样的一个公司,做智能没有成功,但是做有用的东西成功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我们做产品的本质,要做真正的好东西,解决真正用户的需求,痛点和问题,而不是说加个芯片就智能,能连上网就好用,真正的好用我们心里都应该是很清楚的。

  最后的一个误区,我们需要做一个智能硬件,我们需要找一个好的硬件团队,设计出来,扔给工厂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因为整个硬件的开发过程和软件不是一样的,软件你开发好了,部属好了丢到网上,真的是进入了使用阶段了,但是硬件还有优化,量产,甚至你在设计的时候,选的芯片可能是很好的,实际上可能是没有考虑到这个芯片是不是最便宜的,或者他是不是质量最高的,还是会出问题,可能你也没有考虑到他今年量产能不能达到你的量和需求,我们如果真的想要把一个硬件产品做好,他的开发,生产和量产是要结合起来的,你的公司需要这方面的专业的人才,所以我们实际的工厂就看到了很多硬件创业者的共同的特点。

  中美结合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的关键,我们刚开始看到未来有440亿的智能硬件的产生,到底什么是会造成井喷的作用,这个是在于高速发展期,我们认为现在井喷的状态还有一些瓶颈,第一个是行业的标准还没有发生,现在很多厂商它的目标是希望全部用他们家自己的产品,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现在这些大厂商可以共存,所以这些业界的大佬们需要结合起来,同意在一些业界的标准上合作,能够共存,这个行业标准是要花一些时间的。

  第二个是价格,在一些产品里是比较贵的,还有投资,开发,创业的过程他的成本也比软件高,我们相信平台会先有一个**级的产品出现。两个月前在美国,我会见了安卓的创始人,他觉得安卓让手机创业,从一个可能要花三亿美元做的手机公司在十年前,现在三百万美元就可以做一个手机公司,因为有标准平台和有代工这两个事情,很大的问题是像IOT的时代,会不会有这两件事情发生,我认为可能会有,然后要关注**级应用,从他那了可以衍生出一个标准的平台,这个平台一出来后,我们每个创业者所花的创业成本就会大幅度的降低。

  怎么样能够解决一些用户的强势的痛点,比如说糖护士能够帮助你去做血糖方面的检查,比如说极路客能够帮助你在开车的时候非常智能的拍到新车的记录,刚才谈到的中美,中国生产美国人的创意是很好的结合,一旦发生以后这些创意可能在中国落地已经不可能可以激发中国创业者的一些灵感,我们在美国做了接近十个不同的智能硬件的创业,包括了智能胶水机器人,包括演讲使用的硬件,包括了一些智能的珠宝,都是很多很特殊的领域,在国内还没有看到的。

  最后我们看到的一个巨大的现象,关于工业4.0,我们也开始布局了很多投资,在工业的4.0能够有所贡献,所以创新工厂的期望是在未来的一年左右,走好这几个关键词,这些是对用户产生共鸣的机会,之后我们也认为一个平台会产生,创业的成本会下降,真的带来硬件创业时代的黄金时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开复:智能硬件明日之星在中国【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