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采网 发表于 2020-2-21 15:36:14

国产传感器的进阶之路距离世界顶级水平还有多远?

随着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兴起,传感器产业成为世界各国在高新技术发展中争夺的一个重要领域。大家都知道迈入“万物互联”时代,首先要解决“感知”问题。传感器作为信息时代的“眼耳口鼻”,对外界信息进行收集。然而,一方面是我国传感器市场快速增长,一方面却是国产传感器亟待突破。从工艺提升到工程迭代,工采网小编和你一起探讨国产传感器的进阶之路距离世界顶级水平还有多远? 当前,在传感器市场中,康耐视、基恩士、倍加福等国外品牌依旧有着非常高的占比,国产品牌一直饱受质疑,而且由于产品的快速迭代和国内市场旺盛的需求,本就起步较晚的国内品牌显得更加“浮躁”,陷入了“同质化”、“价格战”的竞争当中,成本压缩的同时,拉低了市场的技术水平,造成恶性循环。然而,激烈的竞争并不是百害无一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加速了产业的更新和发展。 目前我国传感器产品约6000种左右,而国外已达20000多个,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市场需求。中高端传感器进口占比达80%,传感器芯片进口更是达90%,国产化缺口巨大。其中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等高新技术产品严重短缺。国家重大装备所需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而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工程所需的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国外对我国往往采取限制。外资企业产品占据国内高端市场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并将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把持高端市场,这种势头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转变。 而导致我国传感器发展与世界差距大的主要原因包括下面四个方面。   一、核心制造技术严重滞后于国外,国内产品差强人意。 国外传感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传感器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已成趋势,大多数产品已变成现实,且在不断完善、不断升级,而我国的传感器虽然所涉足的研究开发领城基本与国外相差无几,但由于在某些核心制造工艺技术上还严重滞后于国外,所以在深度和广度上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 产品品种不全、规格少,新品欠缺。我国目前传感器产品品种数为3000个左右,而国外已达20000多个,产品品种满足率仅在60%-70%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国内传感器市场需求。从行业产品结构看,老产品比例占60%以上,新产品不足吟,高新技术类产品更少,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产品严重欠缺从总体看,品种不配套、系列不全、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缺乏市场竟争力。 同时,科技创新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企业自主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差。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国内企业仍以手工方式生产技术含量低或国外已停产的产品。很多新公司就是国外产品的推销商和代理商,在多数院校和研究院所中,对高技术的跟踪和对高技术附加值产品的研发能力还是可以的,但其成果以样品居多,距产业化较远,自主开发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不多。 二、工艺装备落后,产品质量差。 经过多年开发,虽然研制出一批工艺和产品,但由于批产工艺的稳定性、可靠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限制了其应用领域和产业的发展有些高性能产品,不是靠工艺保证,而是靠筛选分档。从技术角度看,由于国内传感器生产工艺与工艺设备相对落后,微机械加工技术和封装技术不够先进,手工操作比较多,检测手段不规范等等,造成主要性能指标和国外差1-2个数量级,使用寿命差2-3级。因此,在化工、电站、冶金、石油、环保、机械等领城重大工程中,许多高性能传感器仍依赖于进口。 三、人才资源匮乏,产业发展不足。 传感器及其产业的特点之一是技术密集,由于技术密集,也自然要求人才密集。从目前国内的情况看,能够适应当今传感器技术发展需求的具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及中青年科技专家、技术管干、学术带头人相对缺乏,使行业技术更新换代步伐慢,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四、统筹规划不足,投资力度不够。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重复分散、统筹规划不足,科研投资强度偏低,科研设备落后,科研和生产脱节,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使我国传感器产品综合实力较低。其次是由于政府重视不够,?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对传感器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滞后于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需求的资源投入规模和强度太小,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速度缓慢牵制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作为专注从事工业科技产品直销平台,工采网汇集了来自全球的高品质工业科技产品,致力于为全球工业科技产品的采购商,供应商,贸易商,生产制造商提供全产业链的一站式传感器产品销售和采购服务。其行业网站涵盖照明、半导体照明、LED、太阳能光伏、光通讯、激光、光学、显示、电子工程、工控、智能电网、仪器仪表、节能、环保、风电、电源、新材料、电力、通信、物联网、机器人,汽车,医疗等高科技领域,而且工采网的传感器产品无论从产品质量方面还是性能方面都能够达到较高水平,受到更多高端用户的认可。此外优质的售前和售后技术支持服务都让工采网更具优势,进而提升了在业界用户群体中的口碑,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产传感器的进阶之路距离世界顶级水平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