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物联网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如今,你的闹钟可以提醒你咖啡煮好了,冰箱会告诉你应该什么时候买牛奶。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今天,科技网站ComputerWorld发文称,有很多业界人士认为,物联网到2025年将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物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 谷歌眼镜:用于商业用途 当前,比利时的SmartPick公司正致力于发展谷歌眼镜等配备摄像头的眼镜产品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潜力,有望实现更完善的商业管理需求。 SmartPick公司表示:“这套系统基于谷歌眼镜开发,眼镜能够通过识别代码来获得订单数据。这项技术可以减少60%的错误率,并提高25%的生产效率。” SmartPick公司的创始人Dirk Matheussen当前正在研发一款应用程序,以使其系统能够与谷歌眼镜配合使用。 小巧、太阳能充电智能眼镜 Tzukuri的智能太阳眼镜支持蓝牙连接,拥有配套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应用程序去追踪太阳眼镜的位置。一旦太阳眼镜超出用户的一定范围,其便发送通知及警报。当前,Tzukuri的智能太阳眼镜仅支持iPhone手机。 Tzukuri智能太阳眼镜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内置了低功耗蓝牙芯片及太阳能电池,不支持USB充电端口,因为其完全不需要充电。 Tzukuri智能太阳眼镜的售价为349美元,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正式上市发售。 便宜的无线网覆盖 当前,无线连接成本已经成为物联网部署的一大障碍。当前,物联网设备主要依赖于具备网络或蜂窝网络连接,但是局部网络的覆盖范围有限,而蜂窝网络的成本又过于昂贵。那么,便宜且覆盖广泛的无线网络是否有可能实现呢? 当前,一家名为Sigfox的法国公司正在美国市场部署低带宽网络,只有100bps但拥有超宽的覆盖距离。这种低带宽网络专供设备对设备通信,不足以进行语音、视频或是互联网访问,其成本低至1至12美元。这就意味着,“公共物联网”时代在这项技术的推动下即将到来,物联网无处不在的愿景已经为期不远。 功能更丰富的Nest产品 谷歌的Nest烟雾探测器可以监测房屋内的温度、湿度、一氧化碳含量及烟雾,它还拥有更多潜力,例如加入更先进的传感器来检测天然气、花粉等,以实现更好的室内居住环境。 节约用水 物联网之于传统农业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实现节约用水以及更加高效的灌溉。当前,Valley Irrigation的SoilPro 1200可以触及48英寸的地面,利用多个传感器来监测土壤的湿度、温度以及导电性,它所提供的数据可以让用户更合理地使用土壤肥料。 SoilPro 1200设备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供电,它可以通过蜂窝连接将数据发送到供应商的云服务中,让用户更好地了解土壤的水分条件信息,让农民避免浪费水资源。 更好的航空行李追踪技术 2014年3月份,航空公司造成的行李丢失率仍然高达3/1000,而行李定位技术将会让机场或航空公司的员工不再为行李遗失问题犯愁。 AT&T公司的蓝牙包裹追踪技术将会结合内置数据蜂窝网络、GPS的设备,有效地追踪每一个行李,并有效找回。 衣服内置一个API? 可穿戴服饰似乎也是物联网技术的一个延伸,但是当前的形式比较局限。OMsignal公司提出了一种未来趋势,将传感器集成在普通的服装内,用于监测心率、呼吸、呼吸深度、运动强度以及燃烧的热量等数据。其中,男士衬衫将在今年夏天上市,而女装则在今年年底上市。 OMsignal服装的传感器被置于一个防水的小黑盒子中,它依赖于蓝牙进行连接,工作时间可以长达30个小时,通过USB接口进行充电。 无人机应用前景广阔 当前,亚马逊已经在努力推广无人机送货服务,而无人机在物联网中的使用范围其实可以更加广阔。例如,无人机已经被用于农业和建筑业等,目前一些农场已经使用无人机来监测作物健康,而建筑业则使用无人机检查建筑质量及进度。另外,旧金山的一些医药公司开始使用无人机提供紧急药物配送服务。 3D打印与物联网结合 鉴于洪水有着快速移动和不可预知的双重特性,一款新式小工具有望为人们带来更及时和安全的危险预警——它就是设计师Samuel Cox打造的Flood Beacon洪水报警器。 Flood Beacon洪水报警器是Cox通过3D打印构建的一个物联网设备,他在其中集成微处理器、超声波传感器、可充电电池、GSM数据蜂窝网络及GPS芯片,可以实时直播水位、水速、GPS坐标等信息。Flood Beacon洪水报警器的设计功耗非常低,并且采用太阳能进行充电。 智能道路系统 未来,我们将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去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美国运输部计划构建一个智能道路系统,它可以让车辆相互沟通以避免碰撞。这个系统可以在用户还没有看到前方车辆的时候就发出通知,以避免发生交通危险。 美国运输部表示,这个智能道路系统将能够通过丰富的物联网传感器,提供驾驶者实时的道路情况、位置及速度信息,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当前,美国地区4岁至34岁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机动车事故。(许巧艳)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2006-2024 Gizwits IoT Technology Co., Ltd. ( 粤ICP备1109021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