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官网首页
查看: 4829|回复: 1

诺基亚和上海贝尔:NB-IoT的行业挑战与实践

41

主题

55

帖子

7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8 19:0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免费使用STM32、APP自动代码生成工具
导读:诺基亚和上海贝尔曾经拥有无数的光环,但现在经过一系列的商业并购,转身从事物联网领域的战略布局,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深厚的专业积淀,可以为运营商、企业和行业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信息通信解决方案和高质量的服务,诺基亚和上海贝尔如何看待最近大热的NB-IoT?NB-IoT以及物联网所面临的挑战是什么?他们在这块的产业实践又是什么?近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中国NB-IoT产业联盟高峰论坛》上,诺基亚和上海贝尔公司技术总监堵久辉为与会者带来了以《NB-IoT技术的展望与产业实践》为主题的演讲。
  诺基亚和上海贝尔曾经拥有无数的光环,但现在经过一系列的商业并购,转身从事物联网领域的战略布局,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深厚的专业积淀,可以为运营商、企业和行业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信息通信解决方案和高质量的服务,诺基亚和上海贝尔如何看待最近大热的NB-IoT?NB-IoT以及物联网所面临的挑战是什么?他们在这块的产业实践又是什么?近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中国NB-IoT产业联盟高峰论坛》上,诺基亚和上海贝尔公司技术总监堵久辉为与会者带来了以《NB-IoT技术的展望与产业实践》为主题的演讲。
     首先,堵久辉先生就对物联网的发展做了一个预测,他表示2005年,固定网络的接入数已达到10亿,2020年移动互联网的数量将激增到50亿。在展望物联网的未来上,他表示不同的咨询公司给出了不同的数据,诺基亚和上海贝尔的预测是到2025年,这是一个可编程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将会超过五百亿的物与物之间的连接。这些数据预示着物联网将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好速度快,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与挑战,有挑战的同时也将带来新的机遇。

     IoT的挑战和机遇
  设备多而杂
  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由最早的BB机发展到现今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然而在物联网时代,物体的连接方式多样化,包括可穿戴智能设备、数字医疗、智能汽车、水表电表等计量类的设备。物体一旦连上网,设备就复杂多了。
  应用需求差异性大
  设备多且复杂也就带来了整个应用需求的差异化。在物联网设备中,抄表类设备具有深度覆盖、低成本、高节能三大挑战;在车辆紧急情况处置中,对时延和速度的要求会很高;在视频安防中,视频的传输会对带宽、时延、频率有要求。这些现象表明不同的设备在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网络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没有一种网络技术能够满足所有的物联网设备需求,堵先生表示,我们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虽然NB-IoT很火,认为NB-IoT的未来很大,但是它也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海量异构数据
  堵久辉先生在会上指出,我们建网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所有的物体连接起来还要拓展未来连网的附加值,即挖掘网络和传感器所带来的数据后面的价值的一个过程。物体连接将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具有海量性、多样性、实时性、价值性等特点,但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是有价值。那怎么把这些数据及时准确的采集和进行后台的分析和跟踪?堵久辉先生表示,未来,它应该是一个DAAS,就是我们连了网以后,怎么把数据变成一种服务,提供给老百姓,提供给企业、垂直行业,这才是未来我们应该看到的。
安全风险
  很多物联网应用,包括智能路灯、水表、摄像头等,这些设备联网以后,它带来的安全问题不简简单单就只是我们窃取我们的账号,严重些可能涉及到国家安全。
  接入方式多样
  网络接入方式有很多种,比如SigFox、LoRa、eMTC、5G等,相比其他的技术而言,NB-IoT的特点在于更适合应用在深度覆盖的业务,同时它也有缺点,移动性支持相对差。NB-IoT和EC-GSM适用于低成本、低复杂度的应用场景,比如智能计量、智能家居等。5G适用于高性能、移动性的应用场景,比如车辆物体的跟踪、数字医疗、可穿戴等设备。

  Nokia和上海贝尔的IoT战略布局
  据堵久辉先生介绍,未来十年物联网产业链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17%以上,一直持续一个高速发展的势头。今年2月,在MWC2016上,Nokia宣布会用 $350M去用作物联网基金,去激活物联网相关的行业,鼓励大家把物联网市场做起来。除此之外,Nokia还收购北美做IoT安全的Nakina系统以及收购法国做数字健康、可穿戴设备的Withings公司。在商业模式、商业咨询上,贝尔有很多年的经验了,其Bell Lab就是其商业模式创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加入Q群 返回顶部

版权与免责声明 © 2006-2024 Gizwits IoT Technology Co., Ltd. ( 粤ICP备1109021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